曾經,當美國人說他「餓到吃加油站的三明治」時,差不多就意謂他是「飢不擇食」。圖/ingimage 分享 facebook 去年夏天,在美國維吉尼亞州人口約4萬8000人的小鎮利斯堡,兩名女性想找地方開餐館,有個地點在各方面條件都很吸引人:價格低廉、交通方便,先前是個名叫「泰氏鍋」的舊餐廳,所以廚房正適合亞洲餐飲,而且,坐落在一個加油站內。她們後來簽下那棟房子,如今在磚牆外型之下,是一家可通往加油站的精緻泰氏餐廳,鄰近地區喜歡嘗鮮的人紛紛聞風而至。紐約時報報導,這家餐廳是全美加油站及便利商店轉型趨勢的縮影:原本販售熱狗、小餅乾、洋芋片的至少1500個加油站和便利商店,基於民眾喜歡健康鮮食的需求,在距離油槍不遠處,針對源源而來的消費者,改賣起生鮮食物、各式精緻三明治,甚至烤吳郭魚、韓國拌飯。全美便利商店協會策略方案副總裁李納德說,許多人覺得在那種地方發現美食非常酷,對周圍朋友津津樂道。這跟過去已大不同,曾經,當美國人說他「餓到吃加油站的三明治」時,差不多就意謂他是「飢不擇食」。如今一些大型石油公司仍不願碰食品業,但從2000到2005年之間,當許多加油站及便利商店從食品、香菸等產品而來的營收降到令人擔憂的程度時,他們開始反思這個產業的商業模式。全美便利商店協會估計,現在全美15萬4000家便利商店中,估計10%可稱為「食物先鋒」,形成一個產值約310億美元(約台幣9680億元)的產業。其中最大的連鎖便利商店,是7-11,他們在北美約有1萬900家店面,已轉型超過10年,各家店內以蔬果為大宗的幾乎所有生食,都由區域的雜貨商店準備及供應。這套策略似乎奏效:2015年,各家便利商店的店內營收中,34%來自食物及飲料,遠高於2010年的22%。食品業分析家現在認為,便利商店已與部分餐飲業知名品牌分庭抗禮。研究公司Technomic的副主管多娜.胡德.克里卡說:「我們認為便利商店正對麥當勞之類速食店形成競爭威脅。」

075B60E84B9FCAF2
arrow
arrow

    gb811xbcwy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